• 信息公告:

 

伟大的时代,疼痛科人的崛起!

 

 
 
 
 

我国疼痛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经过30余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逐渐崛起。回首十年之前的2007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医卫发2007年227号”文件,确定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并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开展“疼痛科”诊疗服务。由此,疼痛科正式建科。

  十年,我们一起走过!

  2017715日,中国乃至世界的疼痛医学专家共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庆祝中国疼痛医学大会暨疼痛科成立十周年。

        2007-2017 年的十年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大背景下,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里,一群中华好儿女以为民除痛为光荣职责,不畏艰辛,求实创新,自强不息,忘我拼搏,书写了辉煌十年的篇章!

十年来,中国疼痛界人秉承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骆驼精神在疼痛专科发展上探索开路;秉承着“为国民除痛”的志向在疼痛技术发展上披荆斩棘。从2007年,原卫生部确定将“疼痛科”列为一级诊疗科目,到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936号文件,明确规定了疼痛科的业务内容和内涵建设标准。中国疼痛界迎来了学科发展的大好时代。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见证我国疼痛医学科发展这十年

十年前,全国独立开展慢性疼痛疾病诊疗的科室不足50个;十年后,全国有独立建制的疼痛科达1000余个。十年前,全国专业疼痛医师不足1000人;十年后,全国注册在案的疼痛医师有20000余人。

 
 
 
 

在技术发展方面十年前,疼痛医师诊疗的疾病种类和开展的技术数量有限;十年后,中国的疼痛医师可以采用几十种微创介入技术对脊柱关节源性疼痛、神经痛、癌痛等7大类慢性疼痛疾病进行有效的诊疗。

 
 
 
 

在组织发展方面:十年前,全国只有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分会一个学术组织;十年后,全国有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分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疼痛分会4个学术组织。

 

在国际影响方面:十年前,国际疼痛学会的中国会员只有寥寥数后,中国会员有400余名。十年前,世界疼痛大会上仅有数名中国学者做报告;十年后,第16届世界疼痛大会开设了中国分会场。

2012年,中国疼痛医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被国际疼痛学会授予全球荣誉会员,以表彰他个人和中国疼痛医学为推动全球疼痛医学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年来,我国疼痛医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技术不断进步,学术组织不断发展,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7月15日,中国疼痛医学大会暨疼痛科成立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议回顾了疼痛医学科自2007年建科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的学科工作提出规划与展望。韩济生院士在会议开幕式报告中提到,十年来,中国疼痛患者就诊量从每年80万增加到每年近800万,10年里增加了10倍之多,能够让如此多的慢性痛患者和家庭减轻痛苦,这令人鼓舞。疼痛科的成立除了让患者获益,医生通过学科业务培训、研讨等学术活动,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得到提高。

 
 
 

韩济生院士说: 40年奠基,披荆斩棘,铺路搭桥。 10年创业,我们交出了一份可人的成绩单! 50年过去, 衷心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创业者的坚持努力(骆驼队精神), 在IASP支持下, 我们正在争名;十年取在中国召开世界疼痛大会。但我们最大的奖励, 无疑来自疼痛病人满意的微笑! 在政府支持、疼痛医学界团结努力下, 未来10年, 中国疼痛医学必将迎来更大辉煌! 

十年间,疼痛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离不开学界的肯定,更离不开疼痛人的奋发图强。

 

疼痛匠心十年路,群贤毕至共华章                 

 
 
 
 

 

此次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国际疼痛学会主席Judith A. Turner 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党委书记苏志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会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韩济生院士分别为大会致辞。

 

国际疼痛学会(IASP)总干事 Matthew D'UVA 先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大三院疼痛医学中心主任刘晓光教授列席就座。

 

此次大会上,还介绍了为我国疼痛学科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国内外知名专家:

复旦大学脑研究院赵志奇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罗爱伦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王福根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崔健君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宋文阁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张立生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高崇荣教授,广西医科大学谭冠先教授,上海华山医院俞永林教授,以及美国杜克大学疼痛中心纪如容教授,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疼痛医学中心易晓彬教授。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天坛医院疼痛科主任刘延青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疼痛科主任赵英教授,以及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疼痛医学专家,来自全国各地各医院的疼痛科医生,近千人莅临本次盛会。

 
 
 
 
 
 

 

韩启德:治疗疼痛与治疗肿瘤一样重要

 

“二十年以前我还在北京医科大学工作,韩济生院士提出要发展疼痛学科,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地方,后来努力了半天,在校医院楼上弄出来不到一层的房子支持,星火燎原,逐渐把疼痛学科搞起来,到了2007年疼痛科诞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

韩启德院士希望疼痛医生要有信心,下苦功,下大力气,更好协作;也希望政府给更大的支持,至少把疼痛跟精准医学,脑科学,肿瘤靶项药物等等这样一些重大的项目放在一个层面上。

 

 
 
 
 
 
 

 

 

 

焦雅辉:疼痛是外科三大难题之一

 

外科有三大难题需要突破,疼痛,感染和出血。随着抗生素的发明和应用,感染的问题已经解决了。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出血问题现在也跟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焦雅辉副局长说,“还有疼痛这一关,我觉得还需要更多的医务工作者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致力于通过科研和诊疗,能够解除这些患者在疼痛的痛苦。”

 

 
 
 
 
 

 

詹启敏:要把疼痛学科的发展放在一个制高点

 

“疼痛是和人类生活最密切的一种病痛,也是在人类各种疾病当中反映最突出最广泛,最常见的一种症状。疼痛有时候给家庭,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巨大的负担,甚至让一个人失去生活的信念,失去生活的信心和乐趣。要解决这个问题,得把疼痛放在学科发展的一个制高点,我想在今后我们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这个大时代背景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表示。

 
 
 
 
 

  

  中华医学会苏志书记

 

首先向韩济生院士及其所带领的科学团队以及全国工作在疼痛医学岗位的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为解除患者的疼痛付出的辛苦努力,为中国疼痛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在韩济生院士的带领下,通过各位专家大家的努力,十年前中国的疼痛医学科开始建立,标志着我们国家的疼痛医学已经上升了一个台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艰苦努力,我们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疼痛医学的研究和疼痛临床实践,继而在政府重视下,在中华医学会积极助力下,疼痛医学快速发展,成立了国际疼痛医学中国分支,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分会,而且十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培训我们的临床医生推动医院的疼痛科成立,十年来我们竭诚为千百万疼痛患者服务,解除了他们的病痛,改善了他们和家庭生活质量,我觉得这一点是很值得赞赏的。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也希望疼痛医学专科分会我们的专家加强疼痛医学的基础性研究,攻克在疼痛医学领域里面和实践中的一些难题,这样使我们在为病人服务这个方面更有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我们医学会所有的会员,所有专家积极投入国家的健康中国建设,响应党的号召,加强对基层医生的指导,带出更多优秀的基层医生,社区医生,全科医生,让我们的患者,广大老百姓能够更多更广泛得到我们的疼痛医学服务。

 
 
 
 
 
 
 
 
 

 

 

中华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

 

首先我代表中国医师协会对疼痛科建科十周年表示祝贺。说建科十年,确切讲是原国家卫生部设立了疼痛学科一级学科这个文件(原卫生部227号文件)发布十年,那就是原卫生部(227号)文件。一个文件能够落实得这么好,让我们这么多同道们发自内心的拥护,十年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这样的文件很少。也说明我们国家制发文件的时候更注重它的政策导向,政策领导,政策管理和需求。   

他是一个里程碑式标志,标志着中国从此有了疼痛学科,医院里可以建立疼痛学科,医生有了疼痛专业,患者有了治疗疼痛、寻求疼痛帮助的学科和人才队伍。

他还是一个转折点,在(227号)文件发布前几十年,韩济生院士老前辈和我们的同道为了这个名分,为了这个学术人才的培养,临床工作,患者的需求,奋斗了几十年。有了这个文件之后开始了疼痛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重大转折。

他搭建了一个大平台,让我们中国的疼痛学科,疼痛科医生有了在国内外互相交流,学习合作的大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能跟国际上这些同道们一起交流,一起合作,让国际疼痛科的同道们走进中国,中国的疼痛专家们走进世界。

疼痛科的设立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它大力推动了中国疼痛学科的发展和建设,第二推动疼痛医学人才的培养,第三它对疼痛学,疼痛事业,疼痛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方法,技术保障。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我们会积极支持这项工作,支持我们各位专家的工作,支持我们行业协会的工作,我们与中华医学会一起把我们中国医师协会的疼痛医学分会发展好建设好。

 
 
 
 
 
 
 
 
 

 

 

韩济生:十年间疼痛患者从80万增加到800万

 

“十年以来,疼痛病人就诊量从每年80万增加到将近800万,十年里增加十倍之多。作为一个疼痛医生,我觉得我们今后要进一步来防止慢性痛,因为慢性痛是急性痛转来的,我们不让它发展,这是上医治未病,是努力的另外一个方向。”

希望:未来,疼痛科医生不仅仅能治疗慢性痛,还应进步到预防慢性痛这个层面,因为慢性痛是由急性痛发展而来的,如果能够阻止其发展,实现“上医治未病”,这将是疼痛医学科更大的进步。希望“疼痛人”能够保持骆驼队精神,默默无闻,但是脚步坚定,希望年轻的疼痛医学队伍能够苦练内功,提高素质,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实现为民除痛。

 
学 术 报 告

阿片类药物对慢性疼痛的治疗:从美国得到的经验

国际疼痛学会(IASP)主席     Judith A.Turner 教授

 

从针刺镇痛到慢性痛机制研究

美国Duke University痛觉研究中心主任    纪如荣 教授

 

The Present Status  and the Future of the Pain Clinic in Palliative Care Medicine 

日本疼痛学会理事长 日本缓和学会理事长    細川豊史 教授

 

                             

  合影(2017年7月15日 人民大会堂)

 

 

 

我们也有信心着眼国内,走向世界,介绍我们疼痛经验到世界去,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的风采。展望下一个十年,中国的疼痛医学必将迎来更加的辉煌!

                                                                            ——韩济生院士寄语

 

 

版权所有:  您是本站第 2344758 位访问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